《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10-13浏览次数:613

《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复旦大学    徐英瑾 著

哲学二等奖

 

篇章结构

 

一提到“现象学”,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肇始于胡塞尔的欧洲现象学运动,却很少有人知道: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也曾在1929年初独立地提出过他自己的“现象学”思想。本著作所研究的,正是维氏的“现象学”观念的来龙去脉。

本书的篇章结构是:

导论      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历史上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问题的三种诠释方案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前史

第三章“现象学语言”:对于感觉予料的直接描述

第四章 《大打字稿》的“现象学—唯心论”批判(上):描述现象的时—空形式,是否可能?

第五章 《大打字稿》的“现象学—唯心论”批判(下):感觉予料必然属于“我”吗?

第六章(代总结) 作为“现象学语言批判”之历史后果的“私人语言批判”

 

 

基本观点:

 

(1)                从时间上看,维氏“现象学”的产生时间大约是1929年初,而不是像美国学者辛提卡夫妇所认为的那样,其“现象学”阶段可以上溯到其早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但让人惊讶的是,维氏几乎在几个月以后就开始了对自己“现象学”的批判。

(2)                从思想实质上看,维氏自己的“现象学”比较接近于稍晚出现的卡尔纳普的“现象主义”思想,以及稍早出现的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却未必与胡塞尔直接相关。

(3)                维特根斯坦对于他自己的“现象学语言”观的批评,其实就构成了他晚年的“私人语言批判”的雏型。对于后者的理解,不可能脱离对于前者的理解来进行。

 

主要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1)本论文在汉语哲学界第一次以一部论著的篇幅,系统地研究了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问题。

   2)本论文在汉语哲学界第一次主要依据新出版的“维也纳版本”(而不是在90年代以前出版的那些经过维特根斯坦的弟子人为编辑过的维氏文献)系统地研究了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一个问题。

   3)本论文在立论上挑战了如下这种被不少海内外学者所支持的看法,即维氏哲学(尤其是其后期哲学)在精神上是与欧陆现象学思想彼此契合的。本文则认为:他的“现象学”与卡尔那普和罗素的新经验主义思想更具亲缘性——尽管后来维氏本人也意识到这种意义上的“现象学”乃是错误的。

   4)在立论上,本文还尝试从维氏“现象学”这一新的角度,重新解释维氏晚年对“私人语言”的批判。

5)最后,本文还试图在维特根斯坦与当代英美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之间搭起一座对话的桥梁。

 

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本著作获得了获2006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由于本著作所造成的学术影响,《哲学门》总第十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四月第一版)专门开辟了专栏“维特根斯坦与现象学”,美国头号的维特根斯坦专家雅科·辛提卡和国内知名的维特根斯坦专家韩林合都撰文参加了讨论。本人也参与了讨论,并将辛提卡的论文译为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