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陈冬梅教授出席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作专家解读

发布者:宗一文发布时间:2014-12-01浏览次数:2467

1125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印发《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我校经济学院保险系常务副主任陈冬梅应邀到会作专家解读,并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陈冬梅认为,《实施意见》主要有四个亮点:第一,将现代保险服务业嵌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重新定位。上海版《实施意见》把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转变政府职能、带动扩大就业、完善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这提升了保险的内涵和外延,树立了发展大保险的观念,能更有效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第二,明确了上海保险业发展的目标是建成国际保险中心。2020年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期,是上海保险市场“十三五”规划(2016-2020)的完成时期,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建成时期。对上海来说,对保险深度和密度也有一个确切的指标,但关键点在前面:发展成为国际保险中心,这也是国际金融中心题中应有之义。其中,有三个中心作为支撑:再保险中心、航运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实施意见》对国际保险中心的职能和作用作了具体的发挥:国际领先,辐射全国。目前上海保险深度和密度已在全国位列前茅并已超过“新国十条”的奋斗目标,上海保险业需要追求的是如何更“强”,如何对外开放,如何将“新国十条”确立的一系列“任务清单”履行得更好。第三,《实施意见》将“新国十条”精神全面落地,打出了一套海派组合拳。这对于摈弃以保费收入为核心正寻求发展模式转型的上海保险业来说正逢其时。上海将“新国十条”精神落地,专业化、精细化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其中,重点工作被分解为33项,每项有具体分工,落实责任单位,有明确的时间进度表,具有鲜明的海派特色,力图在中国保险市场继续发挥锐意创新、引领潮头的作用。第四,《实施意见》为上海正在进行的保险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等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实施意见》提出建立支持保险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推进本市保险业信用环境建设;加强保险业法制环境建设;加强保险投资兴办养老产业的用地保障;鼓励政府以多种方式购买保险服务;切实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等一系列政策。上海保险市场早已开始了转型的尝试,有了“新国十条”实施意见的肯定和政策支持,将会大大加速这一转型的进程。

最近各省市陆续出台了落实“新国十条”的实施细则以拥抱保险业黄金时代的来临。陈冬梅认为:与之相比,上海版的《实施意见》主要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制度创新、对外开放、细化政策、改善环境。保险第一次明确被赋予“大保险”的概念,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